1.新课标提出的课程“三维目标”是( )。
A.知识,能力,品德
B.知识与技能,过程与方法,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C.知识,过程,效果
D.知识,情感,品质
2.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,下列做法错误的是( )。
A.只关注学生成绩
B.赞赏学生的进步和取得的微小成绩
C.赞赏学生的努力和表现出的善意
D.赞赏学生的爱好和专长
3.某小学对学生评优制度进行了改革,增设了“创造之星”“孝心少年”“运动之星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该学校的做法( )。
A.不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
B.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
C.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
D.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
4.材料:
四(1)班王红的语文、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,唯独数学差,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,遗传!”
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,她想:怎样让王红爱学数学、会学数学呢?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之后,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、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。
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与英语的学习方法,归纳其中相通的地方,指导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。课堂上,张老师提问王红时,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,适当进行启发,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,逐渐地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。
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,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。针对这些问题,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,不要怕犯错误,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,引导她逐步体验、渐入佳境。
当作业难度较大时,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“脚手架”,设计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,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,最终完成作业。对于王红的作业,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,及时反馈,以便王红适时改进。
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,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,王红再也不说自己“学不好数学”了。
问题:
请结合材料,从学生观的角度,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。
5.我国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,被称为( )。
A.官学
B.私学
C.书院
D.私塾
6.学生在教育过程中,处于( )。
A.主导地位
B.主体地位
C.被动地位
D.辅助地位
7.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( )。
A.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
B.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
C.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
D.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
8.为了不让当地的民间艺术失传,某学校的校长特地聘请该地特色民间艺术师傅进入课堂,向学生展示并教授学生这项民间艺术,这一案例体现了教育的( )。
A.政治功能
B.经济功能
C.文化功能
D.生态功能
9.下列著作反映西方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( )。
A.《政治学》
B.《民主主义与教育》
C.《论演说家的教育》
D.《理想国》
10.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( )。
A.精神文化
B.物质文化
C.制度文化
D.组织文化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